欢迎访问范文帮范文大全网!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七篇

天下 分享 时间: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

大家知道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吗?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、祭龙、采草药、挂艾草与菖蒲、拜神祭祖、洗草药水、打午时水、浸龙舟水、食粽等等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七篇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!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1

我们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,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,只因为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粽子啊!

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吧!端很多午节有很多说法,最著名的就是纪念楚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,楚王听信谗言,将他流放到江南,后来楚国被灭,屈原悲痛万分,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。后人为了纪念他,每年都到江边撒米和赛龙舟。

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,有踏青、挂艾草、系五彩线、吃粽子等等。我最喜欢吃粽子,端午节,妈妈早早系上了五彩线,放学后,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,碧绿色的三角形状的粽子小巧玲珑,它们像列好队的士兵整齐的排列着、挺立着。我也想学,妈妈让我先完成作业,我疾笔如风的把作业写完去和妈妈包粽子,妈妈耐心的教我,我很快学会了,虽然整包的不太好看。包好的粽子整齐的码放到锅里,放上水,开始煮粽子,屋里到处飘着竹叶的清香,让我垂涎欲滴。

我喜欢中国传统节日,因为它让我吃到许多传统美食,还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。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2

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,有喜庆的春节、有祭奠亲人的清明节、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……我最喜欢热热闹闹的端午节了。

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呢!很久以前,有个楚国人叫屈原,他由于政见不合被驱逐到偏远地方去。可是,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,他报国无门,又不忍见自己的国家被欺负,就跳江自杀了。当地的楚国人知道屈原死了,就乘船下江寻找屈原的尸体,还将食物扔进江里,好让江中的鱼鳖吃饱,不要吃掉屈原的躯体。从那以后,人们为了纪念屈原,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罗江上,都要举行一次赛龙舟比赛,人们还要包棕子、吃棕子。

每逢端午节,我家也要吃棕子,奶奶会包一些形状各异的棕子。有方的、有长的……其中有一种棕子很小巧玲珑,它的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淇淋,我一口就能吃下一个。棕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种:有豆沙的、有蜜枣的、有红豆的,还有咸肉馅的。我最喜欢咸肉馅的,剥开绿绿的棕叶,咸咸的肉香扑鼻而来,一个褐色的肉棕一会儿就被我“解决”了。那一块块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厌,回味无穷。

端午节,有美味的棕子,也有感人的故事,我怎么不喜欢呢?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3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今天又迎来了端午节。一大早,我和弟弟都起床了,戴上了“五色丝线”,扎成了各种花结,既漂亮又独特,与众不同。

吃着美味可口的粽子,当然也少不了绿豆糕呀!我一边吃,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由来: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。屈原是个真正的爱国者,当时楚国危机重重,他每天晚上都为楚王出谋划策。可是有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状,楚王信以为真,把屈原赶出了楚国。后来,楚国灭亡了,屈原伤心欲绝,跳汨罗江自尽。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,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,人们怕鱼儿伤害屈原的尸体,就往河里扔粽子,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。

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。我和弟弟挂着香袋,闻着那袅袅的香味,迎着同伴们羡慕的目光,和大人们一起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,粽子的形状不同,品种也不同,有红枣馅的、有肉馅的……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!我最爱吃的要属红枣馅的,剥开粽叶,雪白的糯米中夹着几片薄薄的枣子,咬一口,甜而不腻,让人回味无穷。

我爱端午节,爱它深厚的文化底蕴,更爱它给我们带来的趣味。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4

端午节刚过,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;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!

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吃粽子,喝雄黄酒、带香囊手上缠红线,还要进行赛龙舟等很多有趣的活动。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吃香喷喷粽子,粽子的香味很诱人,吃起来更爽口。瞧!我正品尝着那香甜可口的粽子,妈妈突然说: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活动吗?我愣住了,对呀!节日的来由是为了什么呢?妈妈接着说: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,才成立的节日。

原来屈原曾是楚国的一位高官,深受楚怀王的信任,但由于屈原性格直爽,一心为建设国家而努力,但是有些高官很嫉妒屈原,在楚王那里告他的状,让楚王不再信任屈原,最后逼迫屈原逐出郢都,流落到汉北,屈原万分悲愤,最后跳江自杀了。附近渔民听说后,纷纷组织了很多人划船打捞,你呼我喊,争先恐后,寻觅尸体,也没有打捞成功。还有些好人知道情况后,为了不让海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,就用蓼叶包裹米饭丢进江中供鱼虾吃。

每一个节日的背后,都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,共同引领着我们的端午记忆,所以我喜欢端午节,更喜欢吃粽子。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5

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,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。这个节日不但离我的生日近,也是爱国诗人屈原的祭日。端午节时,我们可以看龙舟、吃粽子。

妈妈带着我去看龙舟,当时的情形可热闹了!四面响起了咚咚的鼓声,比赛开始了,河面上有红的、黄的、蓝的、绿的龙船,四条龙船伴着鼓声越划越快。再看观看的人们,人们有的急得像油锅上的蚂蚁,有的正在疯了似的喊加油,还有的激动地跳起了舞。这时,所有人几乎什么烦恼都忘掉了,伴着鼓声越飘越远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回到家,我们开始了包粽子行动。我先用两张叶片叠在一起,加入糯米、花生……包成三角体,用细绳缠紧。口味有很多种,有蛋黄的、肉松的、火腿的……真想每个味都尝尝。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状也多,有椭圆形、斧头形……真让人眼花缭乱。

端午节能吃上美味的粽子,又能看精彩的龙舟比赛,真是乐趣无穷!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6

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。

老师说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那时人们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包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。东汉末年时,人们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,成为广东碱水粽。

后来在晋代,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这时,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,还添加中药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“益智粽”。南北朝时期,又出现杂粽。在米中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,品种增多。粽子还被用作了交往的礼品。

到了唐代,粽子的用米,已“白莹如玉”,它的形状出现了锥形、菱形。宋朝时,人们又把果品包入粽子,就有了“蜜饯粽”。在元、明时期,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,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,馅料也出现豆沙、猪肉、松子仁、枣子、胡桃等等,品种更加丰富多彩。

一直到今天,每年五月初,中国人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出名。吃粽子的风俗,也一直流传至今。

愉快的端午节日记400字7

端午节,记忆里是飘香的粽子和热闹的龙舟赛。

五月,温暖的风吹来清新的粽叶香。伴随着端午钟声敲响,家家户户开始包粽子了。新采来的粽叶,用热水泡一个晚上后晾干。在里面裹上洗好的糯米,或是加上红枣,或是加上腊肉,然后下锅蒸。

粽子出锅了。一家人围坐桌前,小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冲上去拿第一个粽子,也总被烫得呲牙咧嘴逗得大家哄堂大笑。大家剥着粽子,那香味一时间散了满屋,伴着欢声笑语一起飘进人的心里。

吃完粽子,我们就该去看龙舟赛了。

来到梅林祝家村,只见河面被太阳炙烤着,好像下一刻就会燃起大火似的。河上几艘船在争先恐后地向终点冲去,河两边已是人山人海,都在为各自的船队高声呐喊助威。各色的龙舟上,鼓手打着激昂的鼓点,船上的每一个人都配合着鼓点卖力地划着桨。

一艘船上尽管载满了不同的人,可他们却都能步调一致,以同样的节奏在同一时间朝同一方向划桨。他们将各自的力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引力,牵引着着船只不断向前。或许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大力士,但他们懂得团结,所以他们拥有无穷尽的力量,带领他们向前……

端午节伴随着粽香和龙舟欢快地来了,又载着欢声与笑语缓缓地走了。这中间是欢乐,是团结,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。

221381
领取福利

微信扫码领取福利

微信扫码分享